黄花菜不能就这么“黄”了

安心优选网购平台给曾云安支付了33元/斤的收购费,为何黄花菜能卖得如此高价?这一切,都缘于该县扶贫办和安心优选网购平台推出的“精准扶贫、以购代捐”合作项目。
而在两年前,曾云安纯净的干黄花菜卖不出去,伪劣黄花却大行其道。不只是曾云安,素有“中国黄花之乡”之称的邵东县由于一些采购商受利益驱动采用硫磺熏制黄花,导致黄花菜鲜有人问津。一损俱损,黄花菜种植户跟着遭殃。
如何不让黄花菜“黄”了?邵东县抓住入选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发动安安理想网络科技公司率先进行电商扶贫。
一个平台带动一个产业的振兴。通过安心优选网购平台,邵东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撬动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倒逼无害化加工、纯生态种植,将一个失势的传统产业从低谷中拉出来,逐步扶持发展成为优质产业。
颜色“亮”了市场“凉”了
“15年前,100斤黄花菜可换1200斤稻谷,可在两三年前,黄花堆在家里霉烂了,换回来的是伤心。”龙胜村黄花菜种植大户李讨云说。
邵东黄花曾经是湘中地区著名的“两朵花”之一,与隆回金银花齐名。30多年前,1吨黄花菜可换小麦6.4吨,5.6吨黄花菜可换一辆大汽车。
可想而知,黄花菜当时的市场有多“热”。而从21世纪初直到2014年,黄花菜的价格却只在10元/斤上下浮动。
在邵东黄花菜主产区——龙胜村,村主任谭兴旺介绍,因为黄花菜最怕“潮”,而采摘黄花集中是在每年的梅雨季节,一旦产量大,就无法晒干。为防止霉变,农户会适量添加硫磺,但通常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即干黄花菜二氧化硫添加不超过0.2%/kg。
谭兴旺说,真正的背后推手是一些外地贩子,他们从农户家里收购后,再超出标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添加硫磺。因为熏过的黄花菜光鲜亮丽,颜值高,而“原生”干黄花则颜色黯淡,卖相不好。
由于没有其他销售渠道,农户别无选择,贩子怎么收,农户就怎么卖。干度80%的黄花菜比干度95%的黄花菜每百斤重量多15斤,收购价却只低1~2元,还省去晾晒的功夫。十几年间,黄花菜收购出现了怪象:晒得干、无添加的黄花菜不好卖,水分多、硫磺熏制的黄花菜反倒受欢迎。
“颜色‘亮’了,可市场却‘凉’了!”村民申子华说,尽管在当时,大家感觉沾了便宜,但却砸了邵东黄花菜的牌子,昔日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平台“活”了销售“火”了
“黄花菜市场受冷遇,从表象看是硫磺惹的祸,本质上是农户市场信息的匮乏、销售渠道不畅,以致出现生产和消费脱节。”邵东县商务局电子商务股股长袁莲芳说。
2015年7月,邵东努力跻身到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行列。根据产业分布,邵东设立了280个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发挥新一轮“互联网+农业”的优势,搭建电商平台,打造黄花菜电商产业链。
“外壳”已搭好,“里子”谁来做?安安理想网络科技公司成为邵东专业农业电商“吃螃蟹”的第一人。该公司33岁的董事长陈明安告诉记者,电商尤其是农业电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一直饱受诟病。因此,2014年,他决心创办农产品电商平台——“安心优选”,让客户放心消费,优中选优。
邵东黄花菜的生产农户主要是贫困户。因为在黄花菜市场一度黯淡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户选择弃种转型,而苦苦守住黄花菜的大多是没有门路的贫困户。因此,在邵东县扶贫办的牵线搭桥下,“安心优选”首选和贫困户合作。
以龙胜村为例,全村210户农户中,71户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几乎都是靠种植黄花为业,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他们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以往随波逐流添加硫磺,只要用市场理念来引导,让他们得到实打实的好处,就能把他们拽回来,供应无添加剂的黄花菜。”陈明安说。
扶贫部门、电商平台、扶贫户三方都乐意参与,一个新的项目迅速促成:“互联网+精准扶贫+食品安全”。据邵东县扶贫办工会主席谢新润介绍,“安心优选”与全县85个贫困村1000余贫困户形成合作:公司为以黄花菜为主的特色农产品搭建销售平台;贫困户则为公司提供提供安全的产品来源。
平台“活”了,销售也“火”了!“安心优选”网购平台开通一年以来,为邵东县乃至湘中地区近3900户贫困户和农户销售了2100多万元的农产品,其中98元/公斤的礼品装黄花菜远销全国各地。
质量“升”了品牌“响”了
高质量的市场需求倒逼电商平台和农户在生产和加工环节以质量取胜。
“安心优选”在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时,明确三点要求:不添加硫磺,干度达9成以上,无开花黄花菜、无杂质。
在生产环节,为了帮助贫困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安心优选”请来了湖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实地指导种植,从种苗选择开始就严把质量关,对拟选种苗地块进行考察,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度高的地块作为选种对象。
在采收环节,注重适时采收。安心优选网购平台每到采收季节,都会派采购员到大户种植基地现场监控采收,督导农户选择在花蕾充分长成但尚未开放前进行采收。
加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农户传统的加工方法是采用晒干,但村民坦言,采摘时如遇不上好天气,不得已采用人工干制法,有时阴雨天气持续,不得不添加适量硫磺来熏制。因此,为了彻底杜绝添加硫磺,“安安理想”网络科技公司计划与村里合作,投入一套3000万元的“蒸熟烘干流水加工线”,对黄花菜进行烘干。加工线建成之后,每天能烘干5万斤新鲜黄花。
电商扶贫让黄花菜品牌重新响起来,这引起了湖南省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2015年12月1日下午,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徐守盛在“安心优选”体验了一把网购。他轻点鼠标,花36.8元购买了300克黄花菜。
“这样的电商扶贫做出了成效和特色。”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徐守盛说:“像黄花菜这样的小商品也有大市场,要利用‘互联网+’,立足农村、服务农民,解决农村信息不畅通、农产品销不出去的问题。”
好销量牵起健康产业链
“一碗辣椒炒肉,一碗黄花菜汤。”是湘中人曾经最爱吃的味道。
“1吨黄花菜可换2.21吨钢材。”是30多年前湘中人家中最值钱的产业。
农民愿种、消费者爱吃、市场最受欢迎,可就是这样的黄花菜却在过去十几年间“黄”了!
黄花菜“黄”了,这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主要因素是:销售“僵”了,致使质量“差”了,导致黄花“黄”了。
拿什么来拯救败落的黄花菜?
在政府引导的背后更要有市场的推手,一向做市政工程挣钱较快的老板陈明安站了出来,除了年轻企业家的闯劲,也有农村孩子对农村原生态产品的怀念与追求,更有对以电商扶贫带动产业发展促使农民脱贫的愿景。
邵东有“湖南民营经济第一县”之称,在农业大县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算奇迹,在一个商业大县里转型发展农业却更需要勇气和策略。在陈明安看来,这样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做好一个“安”字:销售安心才能倒逼产品安全。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奇迹,在去年“双十一”,邵东县快递出单量排湖南第一,而销售主角之一竟是“黄花菜”。可见,一个成功的电商平台,牵起的不仅仅是销量,更是背后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