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脱贫故事丨靠黄花菜盖起来的房子和即将出栏的肉鹅

“我家今儿(10月12日)打地基呢。”贫困户田小平高兴地跟记者说,“政府给我补了2万,我自己再筹了3万5,准备把房盖起来。”贫困户依靠包扶单位的帮助,政府再给予一些补贴,脱贫并不是一件难事。

靠种黄花菜盖起新房子 潼关娃从苏州回了老家

田小平今年48岁,是潼关县欧家城村南巡片区的贫困户,一年前,他还在苏州打工,虽然收入不错,但家里年过8旬的老母亲一直让他牵挂。“老妈年龄越来越大了,除了看病吃药,身边还得有人照顾她。”回到家乡的田小平照顾母亲方便了,但却没有了经济来源,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困顿。

在田小平为母亲的医药费苦恼的时候,来自省工商联的帮扶干部给他出了个好主意——“周围村子有种花椒和黄花菜的,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可以试一试。”而鲜黄花菜3块钱一斤的价格着实令他动了心。2014年,田小平种下了2亩黄花菜。

今年,黄花菜进入采收的年份,田小平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共收获了7000多斤鲜黄花菜,在地头直接卖给了客商,挣了一万五千块钱。“刨去水肥和人工费,落到手有2000块钱。”田小平说,今年是第一年,明年黄花菜的产量就更大了,挣的钱也就更多了。

“现在我在鸭场入股每年能分红3000块,前半年的分红已经拿到手了,再加上在家门口打零工,能挣1000多块,每亩黄花菜政府还给500块补贴,手里还能攒点钱。”田小平掰着指头说,危房改造政府补贴了两万,他再在亲戚手里借了点钱,终于下决心盖新房子。“我妈年纪大了,住上新房,让她老人家享享福。”

废旧仓库改成肉鹅场 民营企业为贫困户帮大忙

西安恒瑞实业是一家民营企业,在陕西省工商联的协调下,也参与到了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企业的良性发展靠的是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有尽到了社会责任,社会也会给企业相应的回报。”恒瑞实业董事长王超说,他们最近还在谋划向潼关县安乐社区西街子村投资200万元扩大鹅场的养殖规模,10月12日,恒瑞实业就和西街子村肉鹅养殖合作社签订了意向书。

同样是在工商联和民主党派的帮助下,西街子村的肉鹅养殖合作社里的第一棚肉鹅即将出栏。“这是一个废弃的仓库,帮扶单位筹钱筹项目建的鹅场,现在有能力的贫困户都可以来打工,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可以入股,年底分红。”西街子村村主任指着新购进的鹅苗对记者说,由于肉鹅养殖期短,脱贫效果明显。

“咱都是农村人,养殖和种植都比较擅长,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投入,养殖业又是一个稳定产业,肉鹅行情不好可以马上换其他禽畜来饲养,抗风险能力强,比较方便。”王超说,他们接下来还在和当地协商下一步的方案,争取给每一户一个精准扶贫对策。

脱贫驻村联络员:脱贫难,但一定能实现

从2014年5月份起,省工商联和部分民主党派就来到了潼关县太要镇和安乐社区,通过联系民营企业和海内外企业,向潼关县的贫困地区开展了多轮帮扶。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种植养殖以及富余劳动力安置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定向帮扶。

两年来,包扶单位仅在太要镇欧家城村南巡片区,就投资近200万打了2口灌溉机井、修建3座水塔和修筑了覆盖300亩旱地的U型灌溉渠。工商联还发动民营企业的力量在当地推广了366亩的新品种花椒种植,成立了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并为生产成熟的花椒寻找销路。

截至今年10月初,太要镇欧家城村的贫困户就由原来的95户减少至34户,安乐社区西街子村的贫困户也仅剩15户,在精准帮扶政策的引导下,省工商联协调的民营企业以及各民主党派正在把脉实际情况,酝酿下一步的扶贫方式。“脱贫难,但根据现在的情况看,一定能实现。”陕西省工商联脱贫驻村联络员崔新华说。


Copyright © 2014-2019 衡阳祥和农业有限公司 WWW.AUAY.COM 版权所有 24小时客服热线:185-7341-9373 湘ICP备19021894号-1

在线客服

关闭

客户服务热线
185-7341-937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一



联系客服